用心战“疫”、师情化“疫”

发布时间:2020-03-2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线教学

316日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线上教学的第一天,在学校教务处指导、学院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材料学院线上教学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新学期45门次理论课程都全部按时开课,实际开课率100%。由学院班子成员、系主任、教学名师等组成的线上教学督导小组也深入到课程的QQ(微信)群、超星平台、腾讯会议等平台,开展教学检查,实时了解授课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课程结束后,督导小组及时进行了总结和反馈,切实做到了在线教学标准不降低、教学管理不放松、教学质量有保障。

 

 刘胜辉副校长在布置全校线上教学工作时多次强调重视课程思政,材料学院各专业教师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以材料行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应用作为切入点,充分挖掘“战疫”中的育人元素,形成图文并茂的线上课程思政素材。周浩然老师结合当前疫情防控中需要使用的口罩、防护服等实际应用,讲述了制作口罩的高分子材料相关特性与价值,强调专业课程学习的实用性与重要性,有效提高了学生们对专业课程学习兴趣,学好专业课,为将来解决行业所面临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和树立社会责任感。

面对线上授课全覆盖的新情况,学院采取了“三级制”教学管理体制,即学院—专业—课程组,多次组织以专业为单位的“空中教研”,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进行安排部署,就如何突出学生自主性与探究能力,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进行线上教学交流,注重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教学效果。《材料工程基础》、《金属材料学》等课程组,进行集体备课、经验分享、学情分析,着力打造让学生满意的线上“金课”。俞泽民老师针对线上视频课程时间过长,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按照知识点制作配有语音的PPT并将课堂讨论过程录屏,发布在平台上,供学生课后观看,尽可能提供各种学习资源。《高分子化学》课程,课前三位老师同时在线,为同学们进行课程介绍,解答学生问题。

 


直播前,老师们都会早早来到平台进行测试,针对可能出现的网络拥堵、网速缓慢,师生均有提前备用方案,有的老师电脑、笔记本、手机三个终端同时待机,微信群、学习通、学习腾讯会议三个平台均可切换,做到阵地转移、学习不断线,利用准备好的课程知识要点总结、思考题、测试题等,自如的进行线上讨论和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无论采用哪个平台进行授课,老师们都会提前云端发布音频课件等资料让学生事先预习,课上讲解、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随着线上教学的进行,学生们也逐渐适应网络教学,这一周表现良好,测试积极、发言讨论比较踊跃,互动效果好。材料学院的学生有很大部分来自于乡村,有的家庭疫情期间没有工作收入,虽然学院有对于困难同学的临时困难补助和可用于线上学习的通讯补贴,但学生们基本都能克服困难,上好网课。学生们表示在家上网课学习,开始感到十分新奇,上课前在班级群里聊着对网课的各种期待,最开始的网课是欢乐的。但是当新奇感退去,面对的就是自律的考验。在家中比较随意轻松的环境,没有同学的陪伴和老师的督促,要有严格的自律进行自主学习和彻底的自我管理进行随堂测试。学生们表示在家也要做到严格自律,按时高效上课,做好课前预习PPT内容并准备思考题,课上积极交流和讨论。不辜负老师们精心安排的课程,也不辜负家长们殷切的嘱托,更不能辜负祖国营造的和平盛世以及前线的医务工作者的付出。 

希望在线授课的时间里,老师们学习新技能,当好高校知识界“主播”;同学们沉浸在丰富的网络课堂中,安心学习。我们共同战“疫”,期待春暖花开时,我们校园相聚。

“希望如约而来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