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学院师生科研创新,拓宽科研视野,提升科研素养,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于2025年10月14日下午,邀请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刘洪汇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黄永江教授在南区16号楼430会议室分别作了题为“高性能镁合金材料开发、成形及应用关键技术”和“高熵合金的增材制造与强韧化”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材化学院副院长康福伟主持,学院10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会。
讲座中,刘洪汇研究员从生产需求和科研攻关出发,结合多个实际应用案例讲解了高性能镁合金材料的研发过程,制备工艺及关键技术,并以解决“卡脖子”难题为例,深入浅出地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黄永江教授以当前材料研究热点之一——高熵合金为例,结合自身科研特色,系统介绍了高熵合金增材制造工艺及材料强韧化方法,高熵/中熵合金梯度材料增材制备等研究内容,将最新研究成果与师生分享,引起参会师生浓厚兴趣并于黄永江教授开展热烈交流。
本次报告内容丰富、主题鲜明,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思想启迪,极大激发了师生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与信心。学院将以此次报告为契机,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布局,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刘洪汇简介:刘洪汇,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于同年就职于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曾任中航工业发动机首席专家、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铸造专业总冶金师。在工作期间攻关读了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博士(材料加工工程)研究生,并于2005年4月取得硕士学位,2018年1月取得博士学位。工作期间主要研究开发镁、铝合金材料及铸造成形工艺。开发了高强铝合金、耐热铝合金、高强镁合金等材料和铝合金低差压铸造、镁合金低差压铸造、快速凝固技术等成形方法。主持多项国家、省、市的课题研究及集团的科研型号开发工作,获得多项奖励和发明专利,发表论文20余篇。
黄永江简介:黄永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学者,美国金属学会会员,中国金属学会非晶合金分会委员,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汽车钢分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新型航天金属材料的增材/增减材智能制造、亚稳金属材料研发等方向研究工作。现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基础加强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总装/装发预研基金、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40余项科研项目,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黑龙江省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各一项。在Advanced Materials, Acta Materialia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256篇,被Science等权威杂志引用6510次,ESI高被引3篇,H因子43,JMST、Rare Metals等6种国际期刊编委/青年编委,150余种国际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