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与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管理  学科与平台

一、学科简介

1、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学科基本情况

本学科始建于 1950 年,1981 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 年获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学科现为材料科学”ESI 全球前 1%学科,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李大勇教授为代表的国家/省级人才 15 人,国家/省级人才梯队(团队)6 个,近五年获省部级科技奖 17 项,授权发明专利 152 件,发表 SCI 论文 570 多篇。

学科现有关键材料特色学科、国家级工程教育中心等国家/省级教学科研平台 9 个。拥有材料介电分析测试系统等大型仪器 50 余台套,实验室面积 18249 平方米,固定资产近 7000万元。学科近年来与国内 10 余个大中型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了产学研基地,从企事业单位、高校及科研院所聘请博、硕士兼职导师 25 人,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学科以金属材料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及三个省级一流专业为依托,紧密围绕材料学科发展前沿,形成了以轻合金材料与绿色成形技术、金属凝固及智能控制、聚合物基电介质材料和微纳尺度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为特色的四个学科方向。该研究方向的设立既立足于学科在基础科研和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又体现出材料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3)人才培养

学科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以韩杰才、田永君两位院士为代表的诸多知名科技专家及一大批行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近年来,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和工程素质教育为重点,不断适应工程领域对材料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强材料学科与化学、电气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具有高层次、高素质的科学研究人才和工程应用人才。

4)生源情况

硕士研究生一志愿平均录取率 52.8%,一志愿考生占比 69.2%,其中 53.6%以上的学生来省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博士年均招生 23 人左右,其中硕博连读和申请审核制学生占 87%以上,全日制学生占 95%以上。

5)国内外影响

学科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澳、英、加、荷等国的同领域著名高校及产业界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和长期的学术交流。多名成员在相关行业协会中担任重要职务;由本学科承办的第十三届国际战略技术论坛、铸造装备与技术创新发展论坛、东北三省四市铸造年会等国际/国内会议,已成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盛会,对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学科基本情况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是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其下设的二级学科“应用化学”于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被评为“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其下设的二级学科“化学工艺”于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批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并招收“化学工程”专业硕士。

本学科拥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重点培育专业、化学工程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和绿色化工技术省高校创新团队、绿色化工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学科共有实验室62间,面积达到4800平方米,实验设备完善,价值达1800万元,全部对研究生开放,为研究生的研究提供了平台。

2)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本学科具有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环境与生物化工四个稳定的学科培养方向。本学科是在省内率先开展绿色化工生产工艺及清洁生产技术研究的单位,在绿色化学工艺技术及产品开发,环境友好的有机合成方法学,高效催化剂合成及应用、新型材料的制备及在能量储存与转化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正教授13人,占45%,副教授7人,占24%,讲师9人,占31%,硕士生导师25人,博士生导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为27人,占93%。本学科还拥有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境外专家兼职导师和客座教授参与联合培养。近年来,本学科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级项目400多项,发明专利100多项,发表SCI论文1000多篇,获省级科学技术奖6项,获得黑龙江省教学成果奖2项。

3)人才培养

本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掌握坚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熟悉学科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获取新知识、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综合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了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相关外文资料,具有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胜任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工业生产部门的教学科研或生产与管理工作。

4)生源情况

学科招生研究生数量呈增加趋势,生源主要来源于省属一流建设高校,2016-2020年共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5人。

5)国内外影响

本学科的毕业生专业素质高,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科研开发综合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国内很多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都有本学科毕业生作为领导者或技术骨干,一些毕业生创建的民营化工企业已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1)学科基本情况

本学科以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国家一类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以及材料研究与应用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紧密围绕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形成了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物理化学、纳米结构化学、功能光电化学为特色的四个学科方向。该研究方向的设立体现了化学与新材料、环境、新能源等新兴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不仅涵盖有机/无机固体物质的合成、结构、性能等基础研究,同时注重发挥材料的功能特性,探索不同材料在环境、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应用。

2)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本学科由一支中青年结合的实干队伍组成,共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6人(博导1人,硕导5人),副教授5人(硕导7人),讲师5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具有从事较高层次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实力。

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等50余项, SCI/EI 检索论文160多篇次。获教育部科研奖励和山东省科技奖各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且部分研究成果已经转让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人才培养

本学科始终坚持以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近五年来共培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近150人,本科生540多人,学科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购置了DMAFTIR等材料性能及结构分析测试设备,先后建立了结构分析实验室和性能检测实验室,有力地推动了本学科的发展。

本学科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合理,文理工交融,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绝缘材料、电缆材料的教学和研究有较突出的地位,在绝缘材料、电力电缆材料等行业有较好的就业率,年薪与211985学校基本一致,所学知识与企业需求一致。近年来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大量从事有关绝缘材料、陶瓷及光纤光缆材料的设计、制造、产品开发、研究及其营销工作的人才,社会服务效果显著。

4)生源情况

学科招生研究生数量呈增加趋势,生源主要来源于省属一流建设高校,2016-2020年共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5人。

5)国内外影响

近五年,本学位点硕士毕业研究生共计68人,就业率为100%。研究生就业去向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毕业生工作单位主要集中在电机厂、电线电缆及绝缘材料等企业,较好地体现出本学科立足于绝缘材料行业,服务于机电制造业的特点。

二、教学与科研平台

Ø  黑龙江省轻金属材料改性与绿色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

Ø  黑龙江省绿色化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Ø  黑龙江省石墨-石墨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Ø  黑龙江省液态金属质量快速评价及先进成型技术创新中心

Ø  材料研究与应用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Ø  绿色化工与技术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Ø  铝镁合金材料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Ø  轻合金材料黑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Ø  材料学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

Ø  化学工程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  

Ø  液态金属成型过程快速检测与质量控制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Ø  光电功能石墨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Ø  黑龙江省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  

Ø  材料科学与工程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

Ø  校企共建国家级金属材料工程实践教育中心